大米加工補貼成爭議熱點 凸顯米廠經營困境
8月8日,央視新聞“新聞直播間”欄目,以“添亂的補貼”為題,報道了黑龍江省出臺的一項大米廠加工補貼措施中所存在的問題。報道播出后,引發各界關注。
該報道指出,部分不符合資質的企業,也被列入補貼范圍。而一些完全夠格的企業,卻未被列入補貼范圍。
報道認為,由于接受補貼的企業加大了市場的促銷力度,導致大米價格出現下滑,擠占了未補貼加工企業的市場,補貼導致了企業的大面積停產。
實際上,由于產能過剩、需求低迷,國內稻谷加工產業此前就出現了大面積虧損現象,多數企業處于停工狀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次補貼制度執行層面的瑕疵,只是成為壓倒這些加工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爭議:為何要補貼
一直以來,為保證國家糧食供給,保障軍需民食,中央政府對糧食的產供出臺了一系列保護措施。其中多次強調,糧食企業在經營平價糧油過程中,因執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而發生的虧損,視為政策性虧損,由財政部門給予定額補貼。
有業內人士認為,實行定額補貼要有利于正確貫徹黨和國家的糧油工作方針、政策;有利于增強企業活力。
伴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也伴隨著糧食經濟中市場化配置不斷增強,我國政府對于糧食企業的補貼更加多元化。
對于糧食類加工企業來說,2004年以來,我國開始實施的托市、臨儲收購政策,通過發揮糧食庫存的“蓄水池”作用,有效調節了我國糧食市場的供需關系,保障了國內糧食市場的相對穩定,保護了種糧農戶的收益,提高了國內糧食生產力,為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隨著托市、臨儲價格的水漲船高,國內糧食供給增加,庫存攀升,企業收購的原料成本也在日益上升。
同樣,由于托市、臨儲政策持續執行,稻強米弱、麥強粉弱的矛盾日益突出,國內糧食加工企業開始大面積虧損。
“這段時間以來,稻谷的臨儲拍賣,成交率非常低。同時,由于稻谷臨儲倉容巨大,國家必須及時出庫,以應對不久后來臨的秋糧收購。”在相關分析人士看來,在這種大背景下,業內此前就在預測,作為倉容最為緊張的東北地區,遵循此前慣例,出臺相應的補貼政策,將成為必然。
2015年4月,《黑龍江省水稻加工和玉米深加工企業競購加工政策性糧食補貼管理辦法》出臺。
黑龍江省糧食局副局長王乃巨在全省玉米深加工和稻谷加工企業競購加工政策性糧食補貼會議上表示,面對國內糧食保護價與進口糧食到岸價存在的較大價差、省內糧食加工開工率低導致全面虧損以及各地糧食加工企業競爭日益激烈的局面,為支持省內糧食加工企業發展,對符合條件的水稻加工和玉米深加工企業出臺競購補貼政策。此項政策在提高企業開工率,搶占銷區市場,擴大就業,增加稅收,提升企業盈利水平等方面將產生很大的刺激作用,更會促進全省糧油加工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爭議:為何是補貼
東北作為我國的主要產糧區,歷來存在著多種給予糧食加工企業的補貼。
在相關人士看來,上述對于水稻加工和玉米深加工企業的補貼,也已存在多年。
“產區的補貼很多樣,有對糧食加工企業消化糧食的補貼,也有對銷區企業到產區來采購的補貼,等等。”在上述人士看來,無論采用何種補貼,都是當地為保護糧食安全所盡的政府職責。“就如國家一些大型企業一樣,執行了國家政策,自然就應該領到國家的政策補貼。”在市場人士看來,只要存在補貼政策,就會有一些企業得到這些補貼,自然也就有出現一些企業得不到這些補貼。
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內糧食市場雖然走向了市場化,但由于國家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而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企業由于體制或者自身的原因,很難在政策面前一律平等。這在糧食呈賣方市場的情況下,矛盾并不突出,而在當下競爭激烈的買方市場的環境中,補貼作為一項政府政策就很容易引發爭議。所以,在未得到補貼的糧食加工企業負責人看來,政府支出如此巨額的補貼,不僅加劇了市場競爭的劇烈程度,也成為壓垮許多政策外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華糧網的相關分析師表示,此次黑龍江省給予企業的補貼費用較高,且發放補貼的時間節點處于市場敏感期,因此對市場的沖擊較大。
一直以來,無論政府人士,還是糧食加工業,對于補貼政策,各有所見。
作為國內油菜籽行業的權威人士,一不愿具名的專家表示,國內許多補貼政策的存在并不必要。
“對于一些龍頭加工企業來說,很多財政方面的補貼是不需要的。在我看來,國家將有限的資金,用作支持規模已經很大的企業,這種思路值得商榷。”上述人士說。
也有行業人士認為,與國外完善、發達的糧食產業相比,國內糧油加工業仍處劣勢,因此,國家應該給予產業更多的政策支持,比如補貼支持等,使其在國際上有更多話語權。
但在瑞奇期貨分析師湯青霞看來,由于國內稻谷市場已經跌落谷底,因此,央視曝光事件并不會給市場帶來更負面的影響。
據記者了解,在央視采訪期間,黑龍江省糧食局已經會同相關部門,組成5個工作組,對全省年加工能力10萬噸及以上水稻加工和玉米深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及運行狀況進行專項核查。并對全省年加工能力10萬噸及以上納入競購加工政策性糧食補貼范圍的水稻加工和玉米深加工企業進行第二次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今世味相關資訊
今世味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糯米價格反彈
- 今世味香糯米粉遠銷天津
- 中國水稻正進入5G時代 鮮芽大米好選擇
- 濕打糯米粉工藝
- 濕打粳米粉工藝
- 糯米價格
- 大米粉哪里有賣?
- 2018年水稻托市價不會跌至1.2元/斤
- 【震驚!】程國強:2018年可將稻谷最低收購價調低至1.20元/斤!
- 用輸液管輸入香精 央視揭五常香米潛規則
今世味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