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之C總裁回應戰爭險境論:嘉吉選擇運送糧食
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6月8日在一期電視節目中,拋出“糧食安全,外資ABCD猛于虎”的觀點,其中關于中國糧油產業的一些基本數據,如外資產能的目前占比、民企是否被操控等,存在爭議。
節目中提出萬一遇到戰爭或天災人禍,中國將面臨糧食貿易的中斷,則獲得相當多人的支持:
2014年中國糧食進口總量1億噸,70%以上是大豆,對外依存度極高。
國際貿易與國際政治關系密切,一旦出現國與國之間的交惡,貿易戰和戰爭在所難免,把中國人的口糧拴在外國人手中,實在冒險。
那么,ABCD四大國際糧商對類似郎教授這樣的觀點將會如何回應?
6月10日,《財經》記者在上海專訪了節目中提到的ABCD之C-嘉吉公司(Cargill)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大衛·麥克倫南(David MacLennan)。
大衛·麥克倫南并不回避嘉吉在中國遇到的爭議。
首先,一旦陷入貿易戰,中國糧食怎么辦?
麥克倫南仍然堅持堅信國家應當推崇開放的貿易政策,
“假若你能周全制訂貿易協定,多方維護貿易關系,就能建立一個多樣化的糧食進口結構,而不是單單依賴一兩個進口源,這會有效地分散潛在風險。”
俄羅斯和烏克蘭正在積極向中國出口糧食,有這兩個糧食貿易源對中國而言很重要。
那么,萬一發生了戰爭,該怎么辦?
麥克倫南表示,這就到了倫理道德的層面,也就是糧食貿易的倫理問題。
“多年前當朝鮮深陷危機時,嘉吉選擇向朝鮮運送谷物。這是出于人道主義,我們向美國政府申請合法運送資格,最終獲批(美國法律禁止美國公司與朝鮮進行貿易)。
從嘉吉的立場來看,以糧食作為(政治)制約杠桿不符合倫理準則。在任何情況下,糧食和藥物的貿易都不能被推向風險邊緣。”
事實上,包括嘉吉在內的大糧商們通常定義自己為全球公司而非單純的某國公司,越來越多的全球化公司的存在降低了糧食貿易的政治風險。要知道,嘉吉甚至在美蘇冷戰期間給前蘇聯提供過糧食。
當然,在現實世界中,因戰爭導致的糧食安全風險永遠不能排除。
認識嘉吉---
四大國際糧商之稱,顯示的是嘉吉在糧食領域的全球影響力。
除了農業領域,嘉吉在食品、金融和工業的全球影響也非常深遠。
準確地說,嘉吉是全球最大的非上市家族企業,是一家集食品、農業、金融和工業產品及服務為一體的多元化跨國企業集團。
總部位于美國明尼蘇達州,2015年是嘉吉公司成立150周年,嘉吉業務遍及67個國家,77個事業部, 擁有員工143,000多名。
嘉吉在中國大陸擁有一萬多名員工,68家業務運營點,34家獨資或合資企業。
嘉吉將“做正確的事情是長期成功的有力支持”作為行為準則。
嘉吉承諾以絕對的誠信,履行其所承擔的所有商業義務,遵守法律,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
嘉吉重視員工的安全與健康,倡導“企業家精神”,重視多元文化,讓每位員工都能有機會展示自己才能。
2015年3月,由Aon Hewitt(怡安翰威特)和LinkedIn(領英)聯合評選的2015年中國最佳雇主活動中,嘉吉中國榮膺2015年度中國最佳雇主稱號。
今世味相關資訊
今世味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糯米價格反彈
- 今世味香糯米粉遠銷天津
- 中國水稻正進入5G時代 鮮芽大米好選擇
- 濕打糯米粉工藝
- 濕打粳米粉工藝
- 糯米價格
- 大米粉哪里有賣?
- 2018年水稻托市價不會跌至1.2元/斤
- 【震驚!】程國強:2018年可將稻谷最低收購價調低至1.20元/斤!
- 用輸液管輸入香精 央視揭五常香米潛規則
今世味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